裂痕是由于白松木方受外力或溫度、濕度變化的影響,致使纖維彼此分離的現象。白松木方開裂有以下幾種形式:表裂,內裂,端裂和輪裂。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下這幾種開裂形式:
一 、表裂:
指表面裂紋,表裂是指原白松木方身或成材表面的裂紋。裂紋通常都限于弦面,并且沿徑向發展。白松木方干燥時,首先從表面蒸發水分,當表面層含水率下降到纖維飽和點以下時,表層白松木方開始收縮,但此時鄰接的內層白松木方的含水率尚在纖維飽和點以上,不發生收縮。表層白松木方的收縮受到內層白松木方受限,不能收縮,因而在白松木方中產生內應力:表層白松木方受拉,內層白松木方受壓。干燥條件越劇烈,內外層白松木方的含水率差異越大,產生的內應力也越大。如果表層的拉應力超過白松木方橫紋抗拉強度,則白松木方組織被撕裂,由于沿木射線組織的抗拉強度較鄰近的木纖維的強度小,所以裂縫首先沿木射線產生。
二、內裂:
即內部裂紋。內裂也常稱蜂窩裂。內裂產生于干燥后期,有時產生于干燥材料存放時期。通常不易從白松木方外部發現,但嚴重時,可由材面的凹陷來判斷。內裂是由于白松木方內層的拉應力所引起。
三、端裂:
即端面裂紋。端裂或限于白松木方的端面,或延伸到端部的一側或兩側,后者通常稱為劈裂。主要原因是由于白松木方順紋方向的導水性遠遠大于橫紋方向,當白松木方干燥時,水分從端面的蒸發要比從側面蒸發快得多。端部含水率低于中部,端部的收縮受中部白松木方的受限,因而在端部產生拉(伸張)應力,當拉應力超過白松木方的橫紋抗拉強度時,端面發生開裂。
四、 輪裂:
這種裂縫沿生長輪方向發展,常擴展到相鄰的幾個生長輪。輪裂通常發生于干燥初期,出現于白松木方的端面,隨著干燥的進展裂紋加深、加長。有時發生于內部,但出現于干燥后期,是由于嚴重的內部拉應力所引起的。
以上是白松木方開裂形式,相信以上的內容大家都會有了多多少少的了解,希望以上能夠內容可以幫到大家。你若對白松木方方仍有疑問歡迎致電咨詢!